更新:2025-04-25 22:31:26
以前买车,大家讲究的是“买大买新”买股加杠杆,空间大、排量高,甚至连选车都图个“有面子”。
但这几年,新能源车的崛起、油价起伏、智能化普及,情况好像不同了…
说白了,不少人开了几年才发现,曾经看重的那些东西,可能早就不合时宜了:
比如,过去觉得大排量才香,现在反而羡慕纯电的安静和平顺;
当年咬牙加钱选的高配功能,如今却成了摆设甚至是鸡肋……
这并不是车子买错了,而是时代发生了变化。
像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来看,汽车的已经进入“4不买”特殊期,大家就别乱花钱了。
01 不买“伪智能化”车型——车机体验才是核心
说白了,现在只要是新能源车,都敢自称“智能汽车”。
但真开起来才发现,很多车的“智能”只是停留在PPT里,体验根本一塌糊涂。
譬如有些车机屏幕确实够大,但导航、切歌、调空调,每点一下都要等半天,卡得你怀疑人生;
语音助手号称能“全车控制”,可你说“打开车窗”,它不是装死,就是回一句“请再说一遍”;
甚至有些车型,车机联网了,却连最基本的手机互联、App远程控制都做不好,网络服务名存实亡。
这种“伪智能化”不仅用着糟心,甚至影响行车安全,千万别踩坑。
所以,给大家的建议是:
想避坑,车机一定要亲手试——导航、语音、分屏这些功能都得上手操作一遍,看它是真智能,还是纯靠吹。
此外,辅助驾驶更不能光听宣传,L2和L2+体验完全不一样。
一定要试试变道、跟车、过弯,看它是真能减轻驾驶负担,还是只能在固定路线跑个仪式感。
说到底,买车不是看配置表,而是看这些功能是不是“真能用、真好用”!
02. 不买“老架构的油车”——即将淘汰的技术,买了就亏
这几年,燃油车的换代速度肉眼可见地放缓,很多车企还在用10年前的架构换个壳,继续卖“老坛酸菜”。
但站在2025年来看,这类车型,不只是“落伍”,而是即将淘汰。
说白了,不管是排放法规、能耗标准,还是新能源冲击,老架构的油车都会面临“残值暴跌+体验落后”的双重风险。
所以,架构老的车,尽量别碰。
该如何避免?
第一,看平台架构。
如果一款车的底盘、发动机、变速箱,还是十年前那一套——只是换个外壳、加点花里胡哨的配置,那就是典型的“换壳车”。
这类车不光技术老,安全性、油耗、驾控体验也落后。
开几年你就会发现,新能源和新一代混动车已经甩它几条街了。
第二,避开“三缸+双离合”组合。
这几年很多车企在“三缸+双离合”上狠狠踩坑,抖动、顿挫、耐久性问题层出不穷。
你以为车企自己不知道?
其实很清楚,所以很多车企偷偷回归四缸了,说明问题有多大。
说到底,现在买油车,不是看便宜,而是要看能不能“撑过下一个五年”。
03. 不买“过时的增程”——技术升级快,选错就是坑。
说白了,增程式汽车已经不一样了。
2025年开始,增程车型迎来大升级,不管是电池、架构还是充电效率,都全面进化。
但问题是,有些车企还在拿“老款增程”忽悠人,用着几年前的技术。
这种汽车千万别买。
那要如何分辨呢?
第一,纯电续航低于200km的增程,别买。
短续航增程车本质上就是“伪电车”,平时充电续航短,真正开起来还得烧油,油耗高得让你怀疑人生。
真正好的增程车,应该让你90%的时间开电车,而不是变成“油车加个大电池”。
第二,“小电池+老架构”的增程慎选。
未来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,二手市场会被大电池+高压快充的增程车型碾压。
你现在买个老架构增程,几年后出二手,直接变成市场弃儿,掉价比新能源车还狠。
说到底,现在买增程,不是随便选一台,等一等长续航+800v 的增程车,往往更靠谱。
04. 不买“冷门品牌新能源”——残值暴跌,保养是坑
因为新能源市场发展太快了,很多品牌想分一杯羹,但并不是所有新能源品牌都能活下去。
选错了车,几年后不仅换电池麻烦,连维修配件都成问题。
因此,选新能源,尽量避开小厂、冷门品牌。
不然几年后配件难找,维修成本高。
此外,买车前一定要看保值率。
一些“昙花一现”的新能源品牌,三年残值可能不到30%,掉价比燃油车还快,买了直接当冤大头。
总而言之,车子开就了才发现,目前的汽车市场,这“4不买”很实用。
建议牢记在心里买股加杠杆,千万不要踩坑了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排名第一_十大配资公司_配资网前十名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