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0-13 21:18:12
日前配资杠杆网站,俄罗斯议会内有一位议员,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主张:他居然发出倡议,在俄罗斯境内引爆一枚核弹,旨在“震撼全球”,促使“七十亿人类重新考量”。若此提案获得普京政府的首肯,那将标志着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首颗核弹将在俄罗斯本土引爆。什么意思呢?
俄罗斯国家杜马成员安德烈·科莱斯尼克,直言不讳地指出,众多国际政要似乎已淡忘了核武器的恐怖阴影,他因此呼吁俄罗斯或需重启核试验,以此作为对世界的强烈警示。这一想法的浮现,部分源于乌克兰可能掌握并使用“脏弹”的传闻,尽管这一说法尚存争议。
“脏弹”,这一术语所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小型核武器,其爆炸虽不及传统核弹那般惊天动地,却能释放出广泛而持久的核辐射,直接针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。俄罗斯方面多次指责乌克兰持有此类武器,但此话题暂且搁置一旁。
科莱斯尼克进一步阐述道:“世界似乎正逐渐遗忘切尔诺贝利与广岛的惨痛记忆,忘却了核武器所能带来的毁灭性力量……我们有必要在某个试验场,某个特定的地点,引爆一枚核弹,让世人亲眼见证其后果。尽管我国当前禁止核试验,但或许,是时候让人们直面这场潜在的灾难了。若禁令解除,人类或许会因此重新评估自身的行为。”
多年以来,他们一直坚持着商业模式和护城河是选股的第一要素,但是在今年,在政策环境、国际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影响下,他们需要同时要兼顾政治正确、经济发展、效率公平等自上而下的选股格局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1998年以来,全球范围内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——中国、俄罗斯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,以及印度、巴基斯坦和以色列,均未再进行过任何核试验。而进入21世纪,仅有朝鲜一国在2006年至2017年间,进行了六次核试验,成为孤例。
这一切的约束,源自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《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》。在此之前,1963年的《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》由苏联、美国和英国在莫斯科签署,为全面禁止核试验奠定了基础。历经多年谈判,各国虽取得一定共识,但分歧依旧显著。直至1996年,该条约终获通过,并得到多数国家的签署,包括五大常任理事国,但印度、巴基斯坦未签字,而朝鲜虽签字后于2003年宣布退出。
条约的生效还需各国国内立法机构的批准,英国、法国于1998年完成批准,俄罗斯国家杜马则在2000年通过。然而,中美两国虽已签字,却未能在国内立法层面完成批准程序。去年10月,俄罗斯国家杜马及联邦委员会通过决议,撤销了对该条约的批准,理由是恢复核军备领域的平等义务,并反制美国等国的破坏性行为。此举意味着俄罗斯虽保留缔约方地位,但已打破第一重国际约束。
如今,俄罗斯议员的这一提议,无疑是在探讨打破第二重约束的可能性,效仿朝鲜退出条约,重启核试验,这将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首次。
此建议的提出,并非空穴来风。早在今年六月,普京便透露俄罗斯正调整核战略,以应对西方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趋势。他强调:“西方若低估我们的核决心,将是大错特错。”而本月初,俄罗斯副外长也宣布核战略调整已进入尾声,以回应西方的挑衅。
同时,随着库尔斯克局势的紧张升级,有关“乌克兰脏弹”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,这背后不乏俄罗斯媒体与官员的推波助澜。去年十月,类似剧情已上演过一次,虽无确凿证据,却仍被俄方推向国际舞台。
理性审视,俄罗斯此举风险重重。《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》作为全球共识,已历经二十多年未遭挑战,除朝鲜外,无国敢越雷池一步。若俄罗斯率先打破禁忌,必将面临全球舆论的强烈谴责,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其他拥核国家纷纷效仿,导致条约名存实亡,让全球再次笼罩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。
“史源历史专栏”由中国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配资杠杆网站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全网同步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排名第一_十大配资公司_配资网前十名观点